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红色血脉,赓续吉林文脉,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4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在赓续文脉中担负文化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伴着淅沥春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首先来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参观。作为见证长春解放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这里也是吉林省“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中的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聆听管理员都文学的生动而具体的讲解,党员教师们了解到,在1948年成立的由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是提出对国民党守军采取“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攻势”三位一体斗争方针的指挥要地,又称“围城指挥所”。长春围困战役是我军战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围城战役,这一战役的胜利,加速了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党员教师们参观了指挥所的房屋、陈列展品,也深刻认识到吉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斗争,才取得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新时代,吉林省面临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面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前挑战,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把长春围困战的历史,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的红色标识转化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吉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堡垒。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来到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这里是目前东北三省唯一一个以组织中外陶艺家创作,作品收藏、展览,陶艺教育及学术研讨为主的陶艺基地,已收藏了来自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各样作品1200余件。伴随着讲解员对展品背景的讲解,党员教师们不仅观赏到了由国内陶瓷艺术家创作的陶艺展品中所传达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欣赏到了国外陶瓷艺术家通过陶艺展品所传递出的世界文化精华。纷纷赞叹人类陶瓷工艺的精湛技术,并且深刻体会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的重大意义。参观后,党员教师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讲好陶瓷文化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将持续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学习教育深学细悟,走深走实,学用结合,务求实效。
初审:李国辉
复审:邱丹丹
终审:张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