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学习航天精神 磨砺工作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 12:34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和教师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担当意识,进一步理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激发党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报国情怀,4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赴吉林省长春市长光卫星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习航天精神 磨砺工作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探秘“吉林一号”,以工匠精神磨砺工作作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系统参观了“吉林一号”组星一箭四星模型及系列卫星展区。通过动态演示与实物展示,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卫星从设计、制造到发射的全流程技术突破,更亲眼见证了研发团队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微米级的装配精度中,在成百上千次的参数优化中,航天工匠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诠释了“偏毫厘不敢安”的极致追求。特别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与专注,令在场党员深受触动。有党员教师感慨:“航天人追求极致的品质意识与精益求精的工作品格,正是我们在教书育人中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

走进卫星“诞生地”,以系统思维深化作风建设。在卫星制造及调试车间,党员们透过观察窗,看到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从零件安装到系统联调,每项操作都按照流程精准执行,整个工作链条秩序井然。车间内卫星核心设备的精密运转,彰显着航天人始终如一的严谨态度与协作精神。航天知识科普长廊以“从东方红到吉林一号”为主题,通过历史影像与数据对比,系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探索起步到全球领先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系统思维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核心作用。航天事业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既要坚持系统谋划的统筹意识,也要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

遥感赋能千行百业,以人民立场检视工作作风。在遥感成果展示区,党员们看了“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实时遥感影像与应用案例。从东北黑土地保护监测到长江流域防洪预警,从城市交通智慧管理到森林火灾精准识别,一幅幅高清卫星图片生动诠释了航天技术如何赋能现代农业、生态治理、应急救灾等国家重大需求。这些服务国计民生的应用场景,既彰显了航天技术服务人民的赤诚初心,也深刻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科研工作者们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付出,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化为具体行动,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典范。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科技研学与作风教育有机结合,既拓宽了党员教师的科技视野,更强化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党员教师进一步理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深刻内涵。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作风融入教育教学与科研攻关中,为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高校力量。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航天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思政课程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作风建设新成效持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初审:李国辉

复审:邱丹丹

终审:张广良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