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内涵式建设,提升授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确保课程教学高质量实施,9月19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课沟通会暨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在逸夫楼C517室召开。会议由课程组组长王殿文副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邱丹丹及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备课会上,任一弘、田卉娇、许文芳、王舒四位老师分别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发展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新纪元开辟”“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就与挑战”四个理论专题的教学目标、核心内容、逻辑框架及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说课和导学,尤其对如何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程、如何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时代意义与丰富内涵、如何生动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与新时代成就等关键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建议。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围绕“如何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及实践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如何有效回应学生关切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等具体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每一位教师都分享了各自初步的教学设计和富有创意的教学思路,并就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与智慧碰撞。通过讨论,大家在教学核心要素上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教学视野。
备课会最后,邱丹丹副院长再次强调了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对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基的重要性,并对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新增开设的公共必选课,课程团队面向全院进行遴选,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整体较高,课程的高起点开设可以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有力保障,确保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
初审:李国辉
复审:邱丹丹
终审:张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