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吉林建筑大学开展“强国梦·强军梦”思政课实践教学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6日 13:51 点击数:

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使青年学子深入理解新时代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意义,了解吉林省“三地三摇篮”的重要红色标识,2024年11月23日,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00余名学生赴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空军航空大学开展“强国梦·强军梦”主题思政课实践教学。



踏足航空馆,仿佛穿越时空,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缓缓展开画卷。1946年的春天,通化群山间,一所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之名诞生的英雄摇篮,从此书写了中国空军教育史上的壮丽篇章。东北老航校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从通化到牡丹江,从牡丹江到东安,再从东安迁回牡丹江,最后落脚于长春,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辗转各地,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人民空军的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航空馆里,同学们见证“沧桑磨难中的诞生”“四次迁徙的辗转历程”“团结一心共筑航校梦”以及“勇于探索的四大创新”的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转折都是信念与毅力的较量,每一步脚印都铭刻着先辈们不屈的脊梁。正是这份坚持与创新,铸就了东北老航校背后沉甸甸的意义—空军院校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新中国空军的奠基人。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同学们穿越了历史长廊,进一步了解了空军航空大学的时代发展。2004年,空军航空大学正式成立,作为东北老航校的传人,一代代航大人赓续传承“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老航校精神。如今,空军航空大学已发展成为培育飞行人才的摇篮,是推动航空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也是促进国际航空交流合作的坚固桥梁。不仅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更为国防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新鲜活力,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随着展馆之旅圆满落幕,吉林建筑大学师生共同参加了空军航空大学优秀学员分享会,四名优秀学员分享了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学之初、飞之初”的新生,逐步蜕变成具备高素质、硬技能的优秀航校学子。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意义,那就是勇于追梦,敢于担当,激励与启迪了在场每一位建大学子。本次实践教学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备受震撼与鼓舞,不仅对“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为核心内容的东北老航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空军的历史和中国航空事业骄人的历程充满敬意,激发了青年学子们的爱国情怀与报国热情,也激励了建大学子用青春和热血创造美好未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书写人生华章的信心和勇气。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近年来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探索方向,先后通过长春市内外11个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了“重走抗联路”党史教育、“铭记历史 勿忘国殇”革命史教育、“强国梦·强军梦”国防史教育和“美丽乡村”改革开放史教育四个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平台。改革成果也先后获评吉林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吉林建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形成较强的区域辐射作用。本次实践教学是学校“雕梁画栋 文化润心”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深化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创新打造思政“金课”的重要实践探索。


初审:李国辉

复审:邱丹丹

终审:张广良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