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4月19日至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学生赴集安开展“红色文化赋能产业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在集安市委党校,郑吉艳老师以“弘扬抗联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带领同学们重温东北抗联精神,回顾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历程,深入解读东北抗联精神内涵。郑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学习并弘扬抗联战士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宝贵精神,将这份忠贞报国、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熔铸到自己的血脉与灵魂之中。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师生们先后来到了位于榆林镇治安村的“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和位于半山腰处陡峭悬崖下的抗联军校及刘金铎烈士陵园。师生们为东北抗联将士敬献了鲜花,深入了解抗联战士刘金铎烈士生平经历以及刘金铎等抗联烈士在革命中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战斗故事,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铁骨与初心,深入领会了东北红色武装革命的全过程。当站在烈士的陵园前、看着陈列着的各种展品,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仿佛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不怕困难、顽强抗敌的抗联精神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名同学,在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坚定了同学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意志和决心。随后,同学们前往鸭绿江公路国门和铁路国门,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险阻,感悟前辈们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坚定意志,接受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红色信念、坚守忠诚信仰、汲取奋进力量。
集安市以红色文化赋能为核心全面实施乡村战略,在麦吉翁酒业集团,同学们看到了集安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在酿造车间的参观中,直观体会了产业振兴背后的艰辛付出与矢志奋斗,走出了一条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面对思维多元的00后大学生,思政课不能仅限于在学校里和课堂上讲,更要推动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只有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才能树立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将红色教育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返程的途中,同学们围绕“如何使特色地方文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展开热烈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新时代既要传承红色精神,继承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思想和顽强的斗志,也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用专业知识和辛勤劳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在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中书写青春篇章。
初审:李国辉
复审:邱丹丹
终审:张广良